疫情让实体企业重新认识电商!
几年前,曾经三度问鼎胡润全球百富榜内地榜首的宗庆后还对马云的电商模式有些不认同;如今,74岁高龄的他终于转身拥抱电商,以2亿元注册了杭州娃哈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从抵制电商到拥抱电商,宗庆后一路走来的这些年,中国的商业生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永远不要和趋势作对!
01
马云他很会忽悠的!
在中国商业史上,宗庆后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在从事了多种底层职业后,他靠着一瓶2元钱的娃哈哈起家,曾经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三度登上胡润全球百富榜内地榜首。
娃哈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联销体”模式:娃哈哈在全国建立了近1万家经销商、几十万家批发商、300多万个零售终端,可以在一周内将新品铺到全国最偏远农村的每一个小卖部。
但是,电商出现后,“联销体”模式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了。
一方面,电商平台可以粗暴地用补贴的方式拉低商品价格,另一方面,电商还在营销的范围和覆盖上全面碾压实体店,无情拉走部分实体店的客流。所以,当电商兴起后,宗庆后习惯把电商当作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来看待。
比如说,2014年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宗庆后就公开“讨伐”起电商行业:“网店搞乱了既有的价格体系,致使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利润大幅下降,一些企业甚至只能关门歇业,这进一步造成了更多人失业”。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2013年,娃哈哈的销售额高达783亿元,是食品饮料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是到了2014年,娃哈哈的营收一下子降低了60亿,这丢掉的60亿和电商的兴起肯定有关系!
但问题是:有的品牌认定了电商渠道后,却在市场和销量上获得急剧增长。比如说,三只松鼠,因为从一开始就相信电商的潜力比线下实体要大得多,很快就在线上发现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成为休闲零食的领导品牌。
马云很早之前也说过:电商从来都不是实体经济的对立面,而是实体经济的补充。
可惜,这话当时的宗庆后可能听不进去,两年后他在参加央视的一档节目时,宗庆后对马云提出的“五新”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非常不以为然,他说:“除了新技术,其他都是胡说八道。(马云)本身不是(做)实体经济的,(能)制造什么东西?”
还有一次,宗庆后在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采访时说:马云他很会忽悠的,我知道的!
当时的宗庆后,就是觉得马云总喜欢讲些新名词忽悠人。
这也正常,连柳传志都说:马云他说的概念太大,我都听不懂,后来才感觉不错,不断思考才发现他的强大!
好在,如今宗庆后还是被马云“忽悠”得要做电商了。
02
娃哈哈拥抱电商背后的商业逻辑
直到2018年,宗庆后看待电商的观念才有所改变,这年6月,他说:“我们不抵制电商,也不拥抱电商。”
这一年,娃哈哈基于动漫人物《天眼》的主角形象为IP推出了“娃哈哈天眼晶睛”发酵乳,该产品在营销上走的是微商渠道,这也被认为是娃哈哈走出了电商的第一步。
但是,宗庆后当时对这件事的态度还是欲说还休:一方面,他否认这种模式是电商,说它只是一种适应年轻人手机下单的新的销售方式;但是,他也肯定了电商平台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承认电商能把更多货物卖到更远的地方。
2018年9月,娃哈哈在拼多多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呦呦君”的乳酸菌饮料,算是正式进军电商领域。
而最近,娃哈哈以2亿注册电商公司,在电商方面已经不再遮遮掩掩了。
那么,娃哈哈拥抱电商背后有哪些商业逻辑呢?
首先,形势比人强!
不管宗庆后愿不愿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商已结出了累累硕果:阿里巴巴、京东因为做电商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互联网巨头,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势不可挡;而在拒绝电商的这些年中,也是娃哈哈发展最磕磕绊绊的几年,再不转型,娃哈哈就没有什么退路了。
其次,娃哈哈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2013年营收达到780亿的高点后,娃哈哈这些年的成绩一直不能重回顶峰。据说宗应后给娃哈哈2019年的营收目标是比上一年增长50%,营收再破700亿大关,在传统的线下渠道多年来未取得新的突破的情况下,这个新的增长点,只能靠电商渠道来实现。
还有,疫情到来后实体店大受影响等更现实的原因。
2020年一开始,疫情突如其来,线下门店受到巨大冲击,线上电商交易成为民众的生活保障,这场疫情也让更多企业认识到,实体经济的确有可怕的短板,而电商则很好地补齐了这些不足。